一帆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为建筑垃圾市场打开销路
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吨,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分类,便运往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很多河流也成了建筑垃圾倾倒场。这种处理方式在占用了大量土地、河流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特别是由于缺乏有效分类,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和油漆等物质不仅难以降解,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长埋地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
事实上,对建筑垃圾并非无计可施,若将其进行有效处理,多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带来显着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而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减少建筑垃圾的最好方式。国外许多国家已经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些国家,建筑垃圾是一种资源,造就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5%。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资源化率仅为5%。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到2020年预计将达50亿吨左右,如果能把这些建筑垃圾充分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 那么在中国市场是如何把垃圾变为宝,又是如何销售出去的呢?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对垃圾处理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做出了环保、合理利用资源的功效。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
专家向记者介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也是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将建筑垃圾经过初步清理,分拣出可回收的钢筋和木材、再把砖石、水泥混凝土块破碎成骨料,经过筛分,除去杂质,形成一定粒径要求的建材原料,然后按级配设计要求在原料里添加水泥和粉煤灰等辅料,加入一部分水后进行搅拌,形成不同的建筑产品和道路建设产品,这些产品完全可以替代普通砂石料用于道路基层。今年5月,上海市虹桥枢纽作为资源利用生态道路核心技术的一部分,近50万立方米的建筑废弃物及渣土在道路工程中得以转化应用,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据悉,有一些代表企业,如云南巨丰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骨料资源化利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当然不仅仅局限在以上两个方面。让人倍感惊奇的是,国内很多风景秀丽的人造山居然也是由建筑垃圾堆山造景而来。如天津市最大规模的人造山占地约40万平方米,利用建筑垃圾500万立方米,如今这座人造山已经成为天津市民游览休闲的大型公共绿地。而河南省濮阳市为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从1999年开始,在濮上路以西占地500亩建设濮水公园,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堆山造景,既弥补了平原地区无山无水的缺陷,又大量处理了建筑垃圾,得到一致好评。更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首批确定7处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地点,由此,石家庄市成为我国首个批量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堆山造景的城市。据介绍,这7处人造山景点计划销纳建筑垃圾1520万立方米。在我国,除了以上3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式,也有部分地区将建筑垃圾处理后用作建筑地基,这样做可以就近处理,节省运费,但其安全性也遭到各方置疑,目前尚未大面积使用。从技术角度来说,虽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进步空间还很大,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差距,但在我国实现和大力推广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