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设备使建筑废物再生“绿色建材”

时间:2011年09月16   点击:   [ 返回 ] - [ 打印 ] - [ 收藏 ]
     城市建筑垃圾越发严重,据报道,城市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每年呈不同比率的增长趋势,垃圾处理得不到解决,这将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
     据统计,深圳市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1000万吨,全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亿吨以上,绝大部分都未经过处理。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初,南方科技大学及深圳大学新校区前期拆迁工程中产生近10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市住建局、城管局、建筑工务署及南山区政府创新思路,招标引入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就地转化,进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现场移动式破碎,将建筑垃圾制成再生骨料、实心砖、空心砖、彩色荷兰砖、透水砖、广场砖、植草砖、路沿石等15类绿色再生建材产品,这些产品全部将回用于南科大、深大新校区的建设。
     由建筑废弃物堆成的大“山”旁,一座移动破碎站正在“吞入”大小不一的混凝土块,而从侧后方两个出口“吐”出来的却是沙状的细骨料和稍大颗粒的粗骨料。前者将被制成实心砖、空心砖等再生建材产品,粗骨料则用于地面基础材料,全部现场用于校区建设。
     建筑垃圾合理再利用解决了城市废物垃圾的问题,建筑废弃物就地绿色消化、再生利用的项目,建筑废弃物转化率达到90%以上,它的成功运行,将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创新的模式。2005年建设部颁发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要求对建筑垃圾进行强制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这一规定对国内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提供了政策的基石。
     建筑垃圾资源化,完全改变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充分实现了循环经济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新产品”的反馈式流程。